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中醫(yī)理論 > 中藥詞典 > 正文

秦皮的性味歸經與主治病癥--中藥詞典

2020-08-24 12:18 醫(yī)學教育網
|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技能繳費>> 搞分秘籍>> 大綱教材>>

醫(yī)學教育網小編為幫助廣大考生順利通過考試,特為大家整理了“秦皮的性味歸經與主治病癥--中藥詞典”相關內容,詳細如下:

性狀鑒別

枝皮 呈卷筒狀或槽狀,長10——60cm,厚1.5——3mm。外表面灰白色、灰棕色至黑棕色或相間呈斑狀,平坦或稍粗糙,并有灰白色圓點狀皮孔及細斜皺紋,有的具分枝痕。內表面黃白色或棕色,平滑。質硬而脆,斷面纖維性,黃白色。氣微,味苦。

干皮 為長條狀塊片,厚3——6mm。外表面灰棕色,具龜裂狀溝紋及紅棕色圓形或橫長的皮孔。質堅硬,斷面纖維性較強。

飲片 呈長短不一的絲條狀。外表面灰白色、灰棕色或黑棕色。內表面黃白色或棕色,平滑。切面纖維性。質硬。氣微,味苦。

性味歸經

苦、澀,寒。歸大腸、肝、膽經。

性能特點

本品苦燥泄,澀能斂,寒清解,主入大腸,兼入肝、膽,有澀而不斂邪之優(yōu)點。既清熱解毒止痢,為治熱毒瀉痢之要藥;又清熱燥濕止帶,為治濕熱帶下之佳品;還清肝泄熱明目,為治目赤腫痛所常用。

功效

清熱解毒,燥濕止帶,清肝明目。

主治病證

(1)濕熱瀉痢。

(2)赤白帶下。

(3)目赤腫痛,目生翳膜。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2g; 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水煎洗眼。

使用注意

本品苦寒,故脾胃虛寒者忌服。

以上是醫(yī)學教育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秦皮的性味歸經與主治病癥--中藥詞典”,希望以上內容對大家有幫助,更多考試相關資訊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距離2025醫(yī)師技能考試

編輯推薦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湯以恒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 《消化系統(tǒng)》 免費試聽
    免費資料
    醫(yī)師資格考試 備考資料包
    歷年考點
    應試指導
    仿真試卷
    思維導圖
    立即領取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