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http://m.genyda.com/upload/resources/image/2024/12/17/827232.png)
原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檢驗士考試需要了解的知識點,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了相關資料,便于各位同學復習備考!
【臨床表現】
一、急性型
多為10歲以下兒童,兩性無差異。多在冬、春季節(jié)發(fā)病,病前多有病毒感染史,以上呼吸道感染、風疹、麻疹、水痘居多;也可在疫苗接種后。感染與紫癜間的潛伏期多在1~3周內。成人急性型少見,常與藥物有關,病情比小兒嚴重。起病急驟,可有發(fā)熱。
主要為皮膚、粘膜出血,往往較嚴重,皮膚出血呈大小不等的瘀點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分布不均,以四肢為多。粘膜出血有鼻衄、牙齦出血、口腔舌粘膜血泡。常有消化道、泌尿道出血,眼結合膜下出血,少數視網膜出血。脊髓或顱內出血常見,可引起下肢麻痹或顱內高壓表現,可危及生命。
二、慢性型
占ITP的80%,多為20~50歲,女性為男性的3~4倍。起病隱襲?;颊呖捎谐掷m(xù)性出血或反復發(fā)作,有的表現為局部的出血傾向,如反復鼻衄或月經過多。瘀點及瘀斑可發(fā)生在任何部位的皮膚與粘膜,但以四肢遠端較多??捎邢兰懊谀虻莱鲅?。外傷后也可出現深部血腫。顱內出血較少見,但在急性發(fā)作時仍可發(fā)生。脾臟在深吸氣時偶可觸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