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嗎啡是鎮(zhèn)痛藥的一種常見藥劑,相信很多朋友對此很感興趣,為了幫助大家了解,小編為大家整理出如下相關內容:
分析嗎啡及其類似物的化學結構,具有一下3個特征:
①分子中具有1個平坦的芳香結構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②1個堿性中心,并能在生理pH條件下大部分電離為陽離子。堿性中心和平坦結構在同一平面上。
③含有哌啶或類似于哌啶的空間結構,而哌啶的烴基部分在立體結構中突出于平面的前方。根據(jù)嗎啡類藥物結構特征,早期提出了嗎啡類鎮(zhèn)痛藥與鴉片受體進行3點結合的受體圖象。
設想受體包括3個部分:
①1個平坦的結構,可以和藥物的苯環(huán)通過范德華力結合。
②1個陰離子部位能和藥物的正電中心結合。
③1個方向合適的空穴與哌啶環(huán)相適合。這一學說成功應用若干年后,發(fā)現(xiàn)很多事實不能解釋。如埃托啡與嗎啡結構形象相似,但埃托啡的鎮(zhèn)痛活性卻比嗎啡高萬倍;也無法解釋激動劑與拮抗劑的作用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為了克服嗎啡易上癮、呼吸抑制等副作用,進行了大量構效關系研究及結構修飾研究。對嗎啡的結構修飾主要集中在3位酚羥基,6位醇羥基,7,8位間的雙鍵和17位叔胺基。除了17位氮原子上的取代之外,對其他位置的改造得到的化合物鎮(zhèn)痛作用與成癮性相平行,即鎮(zhèn)痛作用提高,成癮性也增強,反之亦然。
嗎啡結構中的17位氮原子上取代基的引入對活性有較大影響,可使藥物由阿片受體激動劑轉變位拮抗劑,如Naloxone為阿片受體純拮抗劑,Nalorphine則為阿片受體部分激動劑。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嗎啡的相關介紹,希望以上內容對大家有幫助!更多相關知識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