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衛(wèi)生人才招聘考試 > 輔導資料 > 正文

甲狀腺的解剖生理-衛(wèi)生人才招聘輔導

2018-04-23 11:54 醫(yī)學教育網
|

甲狀腺的解剖生理是衛(wèi)生人才招聘考試中中醫(yī)專業(yè)會涉及到的考點,醫(yī)學教育網編輯艾為大家整理了具體的內容如下:

甲狀腺分左右兩葉,位于甲狀軟骨下方氣管兩旁,中間以峽部連接。峽部有時向上伸出一椎體葉,可與舌骨相連。甲狀腺由兩層被膜包裹;內層被膜為甲狀腺固有膜、很薄,與甲狀腺緊密相連,外層被膜又稱甲狀腺外科被膜,較厚,與內層被膜借疏松的纖維組織連接。兩層被膜間的間隙甚狹,在此間隙內有動脈、靜脈及甲狀旁腺。手術分離甲狀腺時,應在此兩層被膜之間進行。甲狀腺借外層被膜固定于氣管和環(huán)狀軟骨上;又借左、右兩葉上極內側的懸韌帶懸吊于環(huán)狀軟骨上。因此,在做吞咽動作時,甲狀腺亦隨之上、下移動。

甲狀腺的血液供應非常豐富,主要有來自兩側的甲狀腺上動脈和甲狀腺下動脈。甲狀腺上動脈是頸外動脈的第一支,沿喉側下行,到達甲狀腺上極時,分成前、后分支進入腺體的前、背面。甲狀腺下動脈起自鎖骨下動脈,呈弓形橫過頸總動脈的后方,再分支進入甲狀腺的背面。甲狀腺上、下動脈之間以及咽喉部、氣管、食管的動脈分支之間,均具有廣泛的吻合;故在手術中將甲狀腺上、下動脈全部結扎,也不會發(fā)生甲狀腺殘留部分及甲狀旁腺缺血。甲狀腺表面豐富的靜脈網匯成上、中、下靜脈干;上干伴行甲狀腺上動脈,導致頸內靜脈;中干常單行,橫過頸總動脈的前方,亦導致頸內靜脈;下干數目較多,在氣管前導致無名靜脈。

甲狀腺的淋巴匯合流入沿頸內靜脈排列的頸深淋巴結。氣管前、甲狀腺峽上方的淋巴結和氣管旁、喉返神經周圍的淋巴結也收集來自甲狀腺的淋巴。

喉返神經支配聲帶運動,來自迷走神經,行于氣管、食管溝內,上行至甲狀腺葉的背面,交錯于甲狀腺下動脈的分支之間。喉上神經亦起自迷走神經,分內、外兩支,內支為感覺支,經甲狀舌骨膜進入喉內,分布在喉的粘膜上;外支為運動支,與甲狀腺上動脈貼近,下行分布至環(huán)甲肌、使聲帶緊張。因此,手術中處理甲狀腺上、下動脈時,應避免損傷喉上及喉返神經。

甲狀腺有合成、貯存和分泌甲狀腺素的功能。甲狀腺素主要包括四碘甲狀腺原氨酸(T4)和三碘甲狀腺素原氨酸(T3)。T3的量雖遠較T4為少,但T3與蛋白結合較松,易于分離,且其活性較強而迅速。因此,其生理作用較T4高4~5倍。

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過程受下丘腦、通過垂體前葉所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TSH)的調解和控制,而TSH的分泌則受血液中甲狀腺激素濃度的影響。當人體內在活動或外部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甲狀腺激素的需要量增加時(如寒冷、妊娠期婦女、生長發(fā)育期的青少年)、或甲狀腺激素的合成發(fā)生障礙時(如給與抗甲狀腺藥物)血中甲狀腺素的濃度下降,即可刺激垂體前葉,引起促甲狀腺激素的分泌增加(反饋作用),而使甲狀腺合成和分泌甲狀腺素的過程加快;當血中的甲狀腺素的濃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它又可反過來抑制促甲狀腺激素的分泌(負反饋作用),使甲狀腺合成、分泌甲狀腺素的速度減慢。通過這種反饋和負反饋作用,維持下丘腦――垂體前葉――甲狀腺之間的生理上動態(tài)平衡。

甲狀腺激素對能量代謝和物質代謝都有顯著影響。不但加速一切細胞的氧狀率、全面增高人體的代謝,且同時促進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分解,并且嚴重影響體內水的代謝。因此,如果給與人體甲狀腺激素,則發(fā)生尿氮的排出增加,肝內糖原降低,儲存脂肪減少,并同時使氧的消耗或熱量的放出增加,同時尿量增多。反之,在甲狀腺功能減退時,就引起人體代謝全面降低以及體內水的蓄積,臨床上就出現粘液水腫。

【例題】有關甲腺的解剖結構描述錯誤的是:

A.正常人甲狀腺位于頸前下部正中

B.甲狀腺形態(tài)呈“H”形,分為左、右兩葉,中間由峽部相連

C.正常成人甲狀腺重量約30~40g

D.兩葉高度分別約為4~5cm寬約2~2.5cm

E.新生兒甲狀腺重約1.59g,隨年齡的増長而逐步大

【參考答案】C

上文關于“甲狀腺的解剖生理-衛(wèi)生人才招聘輔導”的文章由醫(yī)學教育網編輯整理搜集,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p>

衛(wèi)生人才招聘考試公眾號

2023年度衛(wèi)生事業(yè)單位招聘報考流程與指南
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衛(wèi)生招聘免費資料領取

免費領取

網校內部資料包

立即領取
考試輔導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