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
3月7日 18:00-22:00
詳情積聚是由于體虛復感外邪,情志飲食所傷,以及它病日久不愈等原因引起的,以正氣虧虛,臟腑失和,氣滯、血瘀、痰濁蘊結腹內為基本病機,以腹內結塊;或脹或痛為主要臨床特征的一類病證。
積聚是涉及腹腔臟器多種疾病,而在臨床又比較常見的一類病證。經過長期的臨床實踐,中醫(yī)學對積聚的治療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理論認識,尤其是扶正祛邪、攻補兼施的治療思想及有關的一系列方藥,對減輕甚至治愈積聚病證,具有重要的意義。
積聚之名,首見于《靈樞·五變》:“人之善腸中積聚者,……皮膚薄而不澤,肉不堅而淖澤。如此,則腸胃弱,惡則邪氣留止,積聚乃傷。”《內經》里還有伏梁、息賁、肥氣、奔豚等病名,亦皆屬積聚范疇。在治療方面,《素問·至真要大論》提出的“堅者削之”醫(yī)學教育網編輯整|理,“結者散之,留者攻之”等原則,具有一般的指導作用。《難經》對積聚作了明確的區(qū)別,并對五臟之積的主要癥狀作了具體描述。《金匱要略·瘧病脈證并治》將瘧疾引起的癥瘕稱為瘧母,并以鱉甲煎丸治之?!吨T病源候論·積聚病諸候》對積聚的病因病機有較詳細的論述,并認為積聚一般有一個漸積成病的過程,“諸臟受邪,初未能為積聚,留滯不去,乃成積聚”?!蹲C治準繩·積聚》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治療是病必分初、中、末三法”的主張。
《景岳全書·積聚》則對攻補法的應用作了很好的概括,“治積之要,在知攻補之宜,而攻補之宜,當于孰緩孰急中辨之”?!夺t(yī)宗必讀·積聚》把攻補兩大治法與積聚病程中初中末三期有機地結合起來,并指出治積不能急于求成,可以“屢攻屢補,以平為期”,頗受后世醫(yī)家的重視?!夺t(yī)林改錯》則強調瘀血在積聚病機中的重要作用,對活血化瘀方藥的應用有突出的貢獻。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3月7日 18:00-22: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