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med66_weisheng

搜索|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外科主治醫(yī)師考試 > 輔導精華

門脈高壓的兩種類型

2017-04-30 10:29 醫(yī)學教育網
|

門脈高壓的兩種類型是外科主治醫(yī)師考試會涉及到的內容,為了幫助各位考試更好的復習,醫(yī)學教育網小編整理了門脈高壓的兩種類型的相關信息如下,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

門靜脈高壓癥的病因,可分為肝內型和肝外型兩種。以肝內型最常見,約占90%左右。

肝內型:按病理形態(tài)的不同又可分為竇前阻塞和竇后阻塞兩種。竇前阻塞常見的原因是血吸蟲病性肝硬化。血吸蟲在門靜脈系統(tǒng)內發(fā)育成熟,產卵,形成蟲卵栓子,順門靜脈血流抵達肝小葉間匯管區(qū)的門靜脈小分支,從而引起這些小分支的血栓性內膜炎和其周圍的纖維化,致門靜脈的血流受阻,門靜脈壓力升高。竇后性阻塞的常見病因是肝炎后肝硬化。主要病理改變是肝小葉內纖維組織增生和肝細胞的增生。由于增生的纖維索和再生肝細胞結節(jié)的擠壓,使肝小葉內肝竇變窄和阻塞,以致門靜脈血液不易流到肝小葉的中央靜脈,血流淤滯,引起門靜脈壓力升高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竇后阻塞,由于許多肝小葉內肝竇的變窄或閉塞,以致部分壓力高的肝動脈血流經肝小葉間匯管區(qū)的動脈交通直接反注入壓力低的門靜脈小支,使門靜脈壓力更高。

肝外型:主要是肝外門靜脈主干血栓形成,門靜脈主要屬支的阻塞所致。最常見為脾靜脈血栓形成。肝外型門靜脈的阻塞,在梗阻的遠端血流停滯,靜脈壓力升高,可以發(fā)生食管靜脈曲張及上消化道出血。此類病人多見于小兒,肝功能多屬正常。

題庫小程序

距2024年外科主治醫(yī)師考試還有

編輯推薦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章浩 外科主治醫(yī)師 《專業(yè)實踐能力》 免費試聽
    2024成績放榜慶功會

    主講:師資團 6月11日19:00

    詳情
    免費資料
    外科主治醫(yī)師 備考資料包
    教材變動
    考試大綱
    高頻考點
    備考技巧
    立即領取 立即領取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