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寶剛滿月,能吃也能玩,身體胖乎乎得很可愛。但是他的媽媽始終覺得小寶有鼻塞,厲害時連呼吸都不太順,煩躁不安,有時呼吸聲音很濁,尤其在吃奶時或吃奶后會更嚴重,但是這種情況在小寶剛出生時并沒有發(fā)現(xiàn)。
媽媽不放心,帶小寶去看小兒科醫(yī)生,經(jīng)醫(yī)生診斷后認為是感冒的癥狀,開了一些藥囑咐給小寶吃,但是吃了幾天藥后,小寶鼻塞及呼吸的雜音仍然存在,小寶媽媽不知如何是好了。
新生兒及嬰幼兒,由于上呼吸道(包括鼻腔、口腔及咽喉)的管腔都比較狹窄,其相對的結構關系亦與成人不同,鼻孔后的通道直接對著氣管的開口,用鼻子呼吸要較用口腔呼吸來得順暢且不費力,所以嬰幼兒大部分都是閉著嘴由鼻孔呼吸,以進行空氣的交換(氧氣入,二氧化碳出)。
剛出生的嬰兒由于從母體得來的抗體量尚且足夠,可以有效的抵抗環(huán)境中的傳染病,而且尚未充分地接觸不清潔的環(huán)境,所以不容易感冒。隨著嬰兒的長大,他的抗體也逐漸減少,對外界的抵抗力逐漸消退,就很容易患病,尤其是呼吸道的疾病。
一旦寶寶的鼻孔因感冒而塞住不通或變窄,鼻子難以呼吸,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他只好退而求其次,張口來維持呼吸。但由口呼吸終究比由鼻子呼吸要費力,所以寶寶會出現(xiàn)呼吸困難、煩躁不安、睡不熟的情形。有時因口腔及咽喉部位的自然分泌物增多,加上快速進出咽喉的氣流攪拌作用,就會產(chǎn)生像水燒開了般的唏哩呼嚕的雜音。
這種情形幾乎“所有”的嬰幼兒都會經(jīng)歷,多見于一兩個月大的寶寶,只是輕重程度有別而已。此種聲音有時很大,我們以手指輕觸寶寶的頸部喉頭附近,就可以感受到振動幅度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