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正》
為菊科植物野菊的干燥頭狀花序。全國各地均有分布,主產(chǎn)于江蘇、四川、安徽、廣東、山東等地。秋、冬二季花初開時采摘,曬干,生用。
【性能】苦、辛,微寒。歸肝、心經(jīng)。
【功效】清熱解毒。
【應用】
1.癰疽疔癤,咽喉腫痛。本品辛散苦降,其清熱瀉火,解毒利咽,消腫止痛力勝,為治外科疔癰之良藥。用治熱毒蘊結(jié),疔癤丹毒,癰疽瘡瘍,咽喉腫痛,均可與蒲公英、紫花地丁、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金銀花等同用,如五味消毒飲(《醫(yī)宗金鑒》)。
2.目赤腫痛,頭痛眩暈。本品味苦入肝,清瀉肝火;味辛性寒,兼散風熱,常與金銀花、密蒙花、夏枯草等同用,治療風火上攻之目赤腫痛;若與決明子同用,可用治肝火上炎之頭痛眩暈。
此外,本品內(nèi)服并煎湯外洗也用治濕疹、濕瘡、風疹癢痛等。
【用法用量】煎服,10~15g.外用適量。
【鑒別用藥】野菊花與菊花為同科植物,均有清熱解毒之功,但野菊花苦寒之性尤勝,長于解毒消癰,瘡癰疔毒腫痛多用之;而菊花辛散之力較強,長于清熱疏風,上焦頭目風熱多用之。
【古籍摘要】
1.《本草綱目》:“治癰腫疔毒,瘰疬眼瘜。”
2.《本草匯言》:“破血疏肝,解疔散毒。主婦人腹內(nèi)宿血,解天行火毒丹疔。洗瘡疥,又能去風殺蟲。”
3.《本草求真》:“凡癰毒疔腫,瘰疬,眼目熱痛,婦人瘀血等證,無不得此則治。”
【現(xiàn)代研究】
1.化學成分:本品含刺槐素-7-鼠李糖葡萄糖苷、野菊花內(nèi)脂、苦味素、揮發(fā)油、維生素A及維生素B1等。
2.藥理作用: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喉桿菌、痢疾桿菌、流感病毒、皰疹病毒以及鉤端螺旋體均有抑制作用。研究表明野菊花有顯著的抗炎作用,但其所含抗炎成分及機理不同,其揮發(fā)油對化學性致炎因子引起的炎癥作用強,而其水提物則對異性蛋白致炎因子引起的炎癥作用較好。此外尚有明顯的降血壓作用。
3.臨床研究:據(jù)報道,用野菊花水溶液經(jīng)直腸離子透入,并輔以甘草鋅口服,治療慢性前列腺炎68例,均獲良效(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1996,3:29);另用野菊花、白花蛇舌草、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柳葉等份水煎濃縮為片劑,治療肺結(jié)核221例,總有效率為75.5%(中藥臨床新用2001:562)。此外,野菊花尚可用于高血壓病、丹毒以及多種細菌感染性疾病。
4.不良反應:少數(shù)患者口服野菊花煎劑或醇浸膏可致胃部不適、胃納欠佳、腸鳴、便溏等消化道反應。注射液肌注亦有偶爾引起輕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