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檢查在臨床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所以我們必須知道它的具體適應證與禁忌證、如何進行檢查及應該注意哪些細節(jié)問題。
1.骨髓檢查的主要臨床應用
?。?)診斷造血系統(tǒng)疾?。汗撬柘髾z驗對各種類型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巨幼細胞貧血、惡性組織細胞病、戈謝病、尼曼-匹克病、海藍色組織細胞增生癥、多發(fā)性骨髓瘤具有診斷價值,也常通過復查骨髓象來評價療效或判斷預后。
(2)協(xié)助診斷某些疾?。喝绺鞣N惡性腫瘤的骨髓轉移、淋巴瘤的骨髓浸潤、骨髓增殖異常綜合征、骨髓增生性疾病、缺鐵性貧血、溶血性貧血、脾功能亢進和原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提高某些疾病的診斷率:利用骨髓液檢驗瘧原蟲、黑熱病原蟲、紅斑狼瘡細胞及細菌培養(yǎng)、染色體培養(yǎng)、干細胞培養(yǎng)等,皆可提高陽性率。
2.檢查的適應證與禁忌證
?。?)適應證:①外周血細胞成分及形態(tài)異常,如一系、二系或三系細胞的增多和減少;外周血中出現原始、幼稚細胞等異常細胞。②不明原因發(fā)熱,肝、脾、淋巴結腫大。③骨痛、骨質破壞、腎功能異常、黃疸、紫癜、血沉明顯增加等。④化療后的療效觀察。⑤其他:骨髓活檢、造血祖細胞培養(yǎng)、染色體核型分析、微生物及寄生蟲學檢查(如傷寒、瘧疾)等。
(2)禁忌證:由于凝血因子缺陷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煌砥谌焉锏脑袐D做骨髓穿刺術應慎重。
3.骨髓標本的采集
骨髓標本大部分采用穿刺法吸取。骨髓穿刺部位選擇一般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①骨髓腔中紅骨髓豐富;②穿刺部位應淺表、易定位;③應避開重要臟器。臨床上常用的穿刺部位包括胸骨、棘突、髂骨、脛骨等處。髂骨后上棘此處骨皮質薄,骨髓腔大,進針容易,骨髓液豐富,被血液稀釋的可能性小,故為臨床上首選的穿刺部位。
4.骨髓涂片檢查
?。?)普通光鏡低倍鏡檢驗:判斷骨髓增生程度;估計巨核細胞系統(tǒng)增生情況;觀察涂片邊緣、尾部、骨髓小粒周圍,有無體積較大或成堆分布的異常細胞。
?。?)油鏡:選擇滿意的片膜段,觀察200~500個細胞,按細胞的種類、發(fā)育階段分別計算,并計算它們各自的百分率;仔細觀察各系統(tǒng)的增生程度和各階段細胞數量和質量的變化。
5.骨髓象檢查的注意事項
確認細胞不能單憑一、兩個特點下結論,應綜合細胞大小、核質比例、核的形狀、染色質結構、核仁、胞質著色和顆粒等條件全面分析判斷;各系統(tǒng)的原始細胞雖各有特征,但極相似,甚難鑒別,除應做相應的細胞化學染色協(xié)助區(qū)別外,也可根據伴隨出現的幼稚細胞或成熟細胞,推測原始細胞的歸屬;介于兩個階段之間的細胞,不論其來源如何,應統(tǒng)一按成熟方向的下一階段計算;在特殊情況下,光學顯微鏡下個別介于兩個系統(tǒng)之間的細胞,甚難鑒別。如介于漿細胞與幼稚紅細胞之間的細胞,可歸于紅細胞。介于淋巴細胞與紅細胞之間的細胞亦歸為紅細胞;若確診為漿細胞性白血病、淋巴細胞白血病或紅白血病時,則應將這些細胞隨確診而劃分其歸屬;實在難以確定類型的細胞,可列為“分類不明細胞”。應通過細胞化學染色、骨髓病理、電鏡或集體讀片等方法弄清楚類別,或作形態(tài)描述記錄、照相記錄、動態(tài)觀察,以待進一步明確。
6.骨髓象的分析與報告
包括骨髓有核細胞增生程度、粒細胞與有核紅細胞比例、粒系統(tǒng)細胞改變、紅系統(tǒng)細胞改變、巨核系統(tǒng)細胞改變、淋巴系統(tǒng)細胞改變、單核系統(tǒng)細胞改變和其他血細胞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