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小板的止血功能
(1)粘附功能:血小板粘附是指血小板粘附于血管內皮下組分或其他異物表面的功能。參與的主要因素有膠原、vWF、GPIb/Ⅸ復合物、GPIa/Ⅱa復合物。
(2)聚集功能:血小板聚集是指血小板與血小板之間相互粘附形成血小板團的功能。參與的主要因素有誘導劑、GPⅡb/Ⅲa復合物、纖維蛋白原、Ca2+.誘導劑主要有ADP、膠原、凝血酶、腎上腺素、AA等。聚集機制:在Ca2+存在條件下,活化的血小板通過GPⅡb/Ⅲa復合物與纖維蛋白原結合,發(fā)生聚集。血小板聚集分為第一相聚集指外源性誘導劑引起的聚集反應,第二相聚集是由血小板釋放的內源性誘導劑引起的聚集反應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3)釋放反應:在誘導劑作用下,血小板貯存顆粒中的內容物通過OCS釋放到血小板外的過程稱為釋放(分泌)反應。參與釋放反應的因素有:誘導劑、Ca2+和完整的骨架系統(tǒng)。
(4)促凝功能:包括PF3的促凝活性;接觸產(chǎn)物生成活性(CPFA);膠原誘導的凝血活性(CICA);α顆粒中凝血因子的釋放等。
(5)血塊收縮功能:血小板具有使血凝塊收縮的作用,血凝塊縮小并得以加固。血凝塊的收縮,有利于傷口的縮小和愈合。
(6)維護血管內皮的完整性:血小板能充填受損血管內皮細胞脫落所造成的空隙,參與血管內皮細胞的再生和修復過程,故能增強血管壁的抗力,減低血管壁的通透性和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