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藥物泛油是初級中藥師考試要求掌握的內容,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相關內容供大家參考。
泛油又稱走油。是指藥物中所含揮發(fā)油、脂肪、糖類等,因受熱或受潮而在其表面出現(xiàn)油狀物質,返軟、發(fā)黏、顏色變深、發(fā)生油敗的現(xiàn)象。藥物的泛油是一種敗壞現(xiàn)象,已改變了原有的性質。影響了應有的治療功效。
易泛油中藥的分類按照中藥泛油的程度,可分為以下兩類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1.極易泛油的中藥:天冬、麥冬、黨參、牛膝(懷牛膝、川牛膝)、板藍根、柏子仁、當歸、胡桃仁、使君子仁、肉豆蔻、枸杞子、郁李仁、苦杏仁、甜杏仁、桃仁、狗腎、九香蟲、刺猬皮、哈士蟆油、壁虎、螻蛄、蟋蟀、斑蝥蟲、牛虻蟲、蜈蚣、紅娘蟲、青娘蟲、烏梢蛇、蘄蛇、蛤蚧、水獺肝、鹿筋等。
2.較易泛油的中藥:太子參、北沙參、天葵子、九節(jié)菖蒲、巴戟天、防風、胡黃連、白術、紅芽大戟、知母、桔梗、百部、紫菀、獨活、鎖陽、前胡、肉蓯蓉、黃精、川芎、玉竹、云木香、蒼術、火麻仁、巴豆、黑芝麻、千金子、榧子、蕤仁、白果、橘核、大楓子、棗仁、瓜蔞仁、萊菔子、豆蔻、砂仁、草蔻、金櫻子、桑椹子、蓽澄茄、槐角、全瓜蔞等。
以上兩類易泛油中藥都易發(fā)霉,其中除豆蔻、砂仁、草蔻、千金子、蓽澄茄、大楓子、巴豆外又都易生蟲(火麻仁、蕤仁等帶硬殼的不會生蟲),枸杞子還易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