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腭裂是口輕助理醫(yī)師必須掌握的知識點之一,醫(yī)學教育網將其整理如下,僅供廣大考生參考:
一、手術時機
腭裂修補手術的年齡,尚無統一意見。一般認為以2~6歲為宜,但應根據患兒的發(fā)育健康狀況,手術的難易,手術方法等具體確定。過小的幼兒不易耐受手術創(chuàng)傷及麻醉;過晚手術不但影響頜骨發(fā)育,而且給語言訓練帶來很大困難。術前應注意全身情況的檢查,如有貧血、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扁桃腺炎等應先治療,尤其有心臟畸形時,應作??茩z查和處理。
二、手術的基本要求
腭裂修補手術的目的在于恢復患者的正常解剖與生理功能,因此,手術應達到的幾個基本要求即為關閉腭部裂隙、延長軟腭、縮小咽腔,修補后的軟腭應能靈活運動,通過訓練使語言功能明顯改善乃至完全達到正常。
三、腭裂修補的手術方法
腭裂修補的方法很多,現僅介紹腭裂根治手術。其方法和步驟如下:
切口設計:自尖牙至裂隙作斜切口,外緣切口距齦緣1-2mm,裂隙邊緣由前至后縱行剖開。
1.剖開兩側裂隙邊緣,用尖刀片從硬腭裂隙邊緣刺入,由前向后剖開至懸雍垂頂端,刀尖刺入深度應達到肌層。
2.作松馳切口剝離粘骨膜瓣:用小圓刀沿兩側齒槽嵴在距齦緣2mm處,從上頜結節(jié)至尖牙處切開粘骨膜,再從尖牙向中線作斜切口,用分離器將粘骨膜一起剝,創(chuàng)面可用腎上腺素紗布止血。剝離至磨牙后區(qū)時,可見一凹陷,即腭大孔,應注意勿傷及腭大神經管束。
3.剝離鼻側粘膜,顯露腭腱膜:用彎分離器從切口邊緣插入鼻側粘膜與硬腭之間充分剝離,便于拉攏粘膜縫合。然后剝離硬腭后緣,顯露腭腱膜。
4.剪斷腭腱膜:較腭肌肉在腭骨水平板后緣之附麗即腭腱膜。充分剝離,顯露腭骨水平板之后緣,用長彎剪沿后緣將腭腱膜全部剪斷,使腭粘膜瓣游離,便于向后內拉攏,注意勿損傷腭大神經及血管。
5.游離腭大神經血管束:此神經血管束從翼腭管下降由腭大孔穿出。用小骨鑿在腭大孔后緣鑿去足夠的骨質,將其中的血管神經束向后游離出,便于腭粘骨膜瓣向后向內移位。操作中勿損傷血管及神經。
6.板間劈刀:沿兩側腭部松弛切口向后切開,繞過上頜結節(jié)切至舌腭弓外側,切口只切至粘膜下,用分離器剝離翼內外板間肌肉。將一中等大小骨鑿放在翼鉤外側,骨鑿方向從對側磨牙區(qū)進入,先輕擊使鑿嵌入,然后將骨鑿轉向垂直方向置于翼內板與翼外板之間并鑿開,使翼內板部分折裂,再用寬骨膜剝離器向內撬,使翼內板及其附麗肌肉向內推移,縮小咽腔,并使腭粘膜瓣充分松弛。翼內板向內推移后,翼內外板之間空隙可用碘仿紗團填撐。板間劈開后咽腔則明顯縮小。
7.縫合:鼻側粘膜用絲線作間斷縫合,一般先從硬軟腭交界處縫向懸雍垂,縫合鼻側粘膜均在鼻側打結。肌層縫合要牢靠,不留死腔??谇粋日衬ぷ魅焓娇p合數針??p后使創(chuàng)緣稍外翻,以增加接觸面。褥式縫合的縫線間再作間斷縫合以加固。
8.腭前部裂隙的修補:采用兩側粘骨膜作一瓦合組織瓣進行修補。
(1)在健側作一三角瓣1,蒂在切牙孔處。
?。?)在患側作一半圓形瓣2,蒂與鼻側粘膜相連。
(3)將瓣2翻轉,使創(chuàng)面對口腔,粘膜面對鼻腔,創(chuàng)緣與對側創(chuàng)緣相對縫合。
(4)將瓣1轉移覆蓋于瓣2大部創(chuàng)面上,并與對側后方粘骨膜瓣之前緣相對縫合。
9.傷口處理:充分止血后,用碘仿紗條填于所有骨創(chuàng)面上,但切勿填入粘膜骨膜瓣下,以免使瓣與骨面不貼合造成不愈合,腭部均勻墊以數層碘仿紗布,戴腭護板。
四、術后處理
1.全麻者按麻術后常規(guī)護理。
2.為防止感染,術后應常規(guī)用抗生素7-10天,并以0.25%氯霉素液滴鼻。給予止血藥2-3天。
3.根據進食情況,調整補充體內液體。術后8-10天需給流食,一般3周后可改為普食。
4.清洗保持口腔清潔,8-10天換藥拆除腭部松弛切口之碘仿紗條,10-14天拆除腭部縫線,兩周后抽去板間填撐之碘仿團,去除腭護板。
5.術后3~4周即可開始練習腭咽閉合功能,如用捏鼻鼓氣、吹肥皂泡等方法;繼而可按順序練習母音、子音的發(fā)音,拼讀單字及讀書談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