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問】A 最基本的滋味
B 五類基本作用
C 全部味道
D 五種不同的滋味
E 部分味道
是A對還是C啊
【回答】學員sjwfbl520,您好!您的問題答復如下:
您好,本題有爭議,還有一道類似的題,請您理解鑒別,A和C 都是不正確的,B和D存在爭議,側重點不同,我們想知道你這道題的出處,麻煩您提供:
還原考點練習題:
[中藥學]五味是指藥物的( )
選項:
A.全部味道
B.酸、苦、甘、辛、咸五種味道
C.指口嘗味道
D.五類作用
E.不同的滋味
答案:
B
五味是針對其功效而言的,藥物的五味是通過長期的用藥實踐所獲得的療效而確定的。它不僅是藥物味道的真實反映,也是藥物作用的高度概括。
《內經》認為辛散、酸收、甘緩、苦堅、咸軟,這是關于五味所代表的藥物作用最早的總結和概括。經后世醫(yī)家不斷補充和發(fā)展,五味所代表的藥物作用及主治病證日臻完善。
①辛味。能散能行,有發(fā)散解表、行氣行血的作用。一般解表藥、行氣藥、活血藥多具辛味,故辛味藥多用治外感表證及氣滯血瘀等病證。
②甘味。能補能和能緩,有滋補和中、調和藥性及緩急止痛的作用。一般滋養(yǎng)補虛、調和藥性及制止疼痛的藥物多具甘味,故甘味藥多用治正氣虛弱、身體諸痛及調和藥性、中毒解救等。
③酸味。能收能澀,有收斂固澀的作用。一般固表止汗、斂肺止咳、澀腸止瀉、固精縮尿、固崩止帶的藥物多具酸味,故酸藥多用治體虛多汗、肺虛久咳、久瀉久痢、遺精滑精、遺尿尿頻、月經過多、白帶不止等病證。
④苦味。能泄能燥能堅,有清泄火熱、泄降逆氣、通泄大便、燥濕堅陰(瀉火存陰)等作用,一般清熱瀉火、降氣平喘、止嘔止呃、通利大便、清熱燥濕、祛寒燥濕、瀉火堅陰的藥物多具苦味,故苦味藥多用治熱證、火證、氣逆喘咳、嘔吐呃逆、大便秘結、濕熱蘊結、寒濕滯留等病證。
⑤咸味。能下能軟,有瀉下通便、軟堅散結的作用。一般瀉下或潤下通便及軟化堅硬、消散結塊的藥物多具咸味,故咸味藥多用治大便燥結、瘰疬癭瘤、癥瘕痞塊等病證。咸味藥多入腎經,有較強的補腎作用,用治腎虛證。還有些咸味藥走血分,有清熱涼血作用,主治熱入營血的病證。
五味也有陰陽的分屬,即辛、甘、淡屬陽,酸、苦、咸屬陰。五味對五臟各部位有一定的選擇性,《素問·宣明五氣論》中有:“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腎”之說。其作用是辛味藥以散肺氣之郁,甘味藥以補脾氣之虛,苦味藥以瀉心火,酸味藥以斂肝陰,咸味藥以補腎虛。
祝您學習愉快!
祝您順利通過考試!
感謝您對網校的支持!
★問題所屬科目:中醫(yī)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中藥學
- · 四氣五味在中藥配伍中作用是什么?
- · 五味子在斂肺澀腸方面有何功效?
- · 治療小兒汗證常用哪些中藥?
- · 如何判斷藥物歸經?
- · 2023中醫(yī)助理醫(yī)師二試沖刺必看高分科目<中藥學>考點速記小結
- · 五味的作用-中醫(yī)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中藥學】考前易混淆點
- · 2023年中醫(yī)助理醫(yī)師備考《中藥學》科目特點/重點思維導圖
- · 中醫(yī)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練習題:肺腎雙補,并能止血化痰、助陽益精的是
- · 中藥學:清虛熱藥——2022年中醫(yī)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筆試歷年高頻考點
- · 2022年中醫(yī)助理醫(yī)師資格考試藥性理論知識點:引起毒性反應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