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人的飯桌上總是少不了酒,不少放不下這杯中物的人,也在不斷尋找解酒良方,各種琳瑯滿目的解酒藥也一直在熱銷。這些解酒藥真的像商家宣傳的那樣可以讓人千杯不醉嗎?
專家提醒,解酒藥對解酒作用有限,使用不當或過量還會產(chǎn)生毒副作用。
解酒藥不僅在藥店銷售可觀,在網(wǎng)店上更是炙手可熱。在淘寶網(wǎng),記者輸入“解酒藥”搜索,檢出數(shù)千個相關產(chǎn)品的鏈接,膠囊、沖劑、片劑、咀嚼片,成分迥異、品種繁多。
記者查看了交易記錄,春節(jié)期間解酒藥銷售量都有所提升,有的甚至增長十多倍。在一家名為某某秘制堂的店鋪中,其解酒藥更被名為千杯不醉,近一個月內(nèi)銷量高達1125件。賣家稱,解酒藥賣得好,主要由自家藥房秘制,用中草藥制作而成,服用后能解酒護肝,緩解酒后不適。
頭頂藥名多為食品
在店家口中能保胃護肝,緩解酒后不適的解酒藥,到底有哪些成分呢?記者調(diào)查了解,目前市場的解酒藥主要分為兩類。一類含有葛根、葛花、枳椇子、白芍等中草藥成分為主,一類的主要成分是維生素C、富馬酸、葡萄糖等。但仔細閱讀附在包裝上的產(chǎn)品說明不難發(fā)現(xiàn),所謂的解酒藥其實并不是藥,而是保健食品或普通食品。
以淘寶網(wǎng)上熱銷的解酒藥為例,有的解酒藥在其包裝上標有保健食品的藍帽子標志及國食健字標號,其主要對化學性肝損傷具有輔助保護的功能。與此同時,一些普通食品冒充解酒藥,在解酒功效上夸大,宣稱有防宿醉,增酒量、保肝護肝、提高免疫力四大功效。
記者走訪中發(fā)現(xiàn),眾多藥店將保健食品或普通食品充當解酒靈藥作為銷售賣點,其主要宣傳亮點,一是能解酒,增大酒量,讓人喝酒后不會有不適感覺;二是解酒藥具有保肝護胃的功效。而根據(jù)《食品安全法》第54條規(guī)定:食品廣告不得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
“只有產(chǎn)品上有國藥準字批號的產(chǎn)品才能被稱為藥品,廠家如果過度宣傳產(chǎn)品具有解酒保肝的功效,就涉嫌虛假宣傳,消費者可收集證據(jù)向工商部門舉報。”北京消費者協(xié)會秘書長董青說。
保健食品沒有解酒功效
而一些以“護肝解毒、加速解酒”為其主要功效的解酒保健食品,究竟有沒有解酒的功效?記者登錄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網(wǎng)站,卻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一種保健食品標注“解酒護肝”的功效。
知名營養(yǎng)師顧中一表示,目前我國批準保健食品宣傳功能只有27種,其中不包含保肝功能,而最接近的是“對化學性肝損傷有輔助保護作用”。但這項功能并不等同于可以解酒或預防醉酒的功能。這類保健食品對于改善這些癥狀及減少對肝臟的損傷有一定的輔助作用,但并不具備解酒的功能,更不能預防醉酒。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方醫(yī)院消化內(nèi)科副主任醫(yī)師胡立明告訴記者,酒精進入人體后,主要靠肝臟解毒。酒精在乙醇脫氫酶、乙醛脫氫酶等解酒酶作用下,乙醇會轉(zhuǎn)變?yōu)橐胰?、乙酸,直至變成二氧化碳和水。解酒酶多的人,酒精分解得快,身體對酒的耐受力大,解酒酶少的人自然相反,比較容易喝醉。市面上的解酒藥主要作用促進人體代謝,從客觀上看,確實改善了醉酒的癥狀,但實際上并不能減小酒精對人體造成的傷害。
胡立明還表示,目前一些解酒藥宣傳明顯夸大,更多時候這是廠家的一種宣傳噱頭。另外,不當服用或過量服解酒藥容易對人體造成副作用,對肝臟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消費者應該謹慎服用。
飲酒需要量力而行
有市民反映在食用一些解酒藥后,酒量有所增長,這又是怎么回事呢?北京朝陽醫(yī)院消化內(nèi)科主任醫(yī)師尚占民指出,這主要受心理的影響。“一些人吃了解酒藥,認為有了保護符,就放開肚皮喝,給人酒量大增的假象。但實際中,解酒藥最大的效果是給人心理安慰,但酒精在體內(nèi)都需要一個代謝的過程,對肝臟的傷害也肯定是存在的。”
胡立明表示,醉酒是對自身機能正常運行的一種保護,是身體在提醒大腦,對酒精的耐受已到限度。如果飲酒者事先服用了解酒藥,就會破壞這種免疫系統(tǒng)和保護機能,讓肝臟被動地接受酒精,最終飲酒超量對胃腸道和肝臟造成大的傷害。“酒屬于高能量食品,過度飲酒,會使食欲下降,食物攝入量減少,以致發(fā)生各種營養(yǎng)素的缺乏。同時還有引發(fā)急慢性酒精中毒、酒精性脂肪肝,嚴重時會造成酒精性肝硬化;還會增加患高血壓、中風等疾病的風險。醉酒出現(xiàn)比較嚴重的癥狀,一定要及時到醫(yī)院就診,有必要的話還需要接受透析治療。”
胡立明還建議,親朋好友團聚的節(jié)日,適當飲酒有助調(diào)節(jié)氣氛。但喝酒一定要量力而行,切不可豪氣沖天喝過頭,這是對自己身體、對家庭、對社會負責。健康飲酒,關鍵還在于掌握好度,這才是最好的解酒藥。如果飲酒時感覺有頭暈、反胃等癥狀,應停止飲酒。根據(jù)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成年男性一天飲用酒的酒精量不超過25g,相當于啤酒750ml;成年女性一天飲用酒的酒精量不超過15g,相當于啤酒450ml,孕婦、兒童及青少年應忌酒。
科學飲酒少傷身
中國自古有“無酒不成席”的習俗。歡樂聚會,喝酒是少不了的,但酒多傷身,如何才能做到飲酒少傷身呢?
喝酒切忌空腹喝
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是先飲酒再吃飯,因而喝酒時肌體往往是處于空腹饑餓狀態(tài)。
胡立明提醒,飲酒時切忌空腹。因為空腹喝酒胃部在沒有任何食物的情況下,對酒精的吸收會非??欤?分鐘左右酒精就可以進入血液,當血液中酒精含量達到一定程度,肝臟排毒負擔加重,人體可能出現(xiàn)酒精中毒的癥狀。同時,空腹喝酒對胃腸道傷害大,容易引起胃出血、胃潰瘍,最好的預防方法就是在喝酒之前,先行食用高蛋白、高油脂的食物,如肉類食品等或飲用牛奶利用食物中脂肪不易消化的特性來保護胃部,以防止酒精滲透胃壁。
胡立明指出,飲酒宜慢不宜快,酒下肚后,30分鐘—120分鐘(因人而異)血液中乙醇濃度可達峰值,如慢慢飲酒,人體就會有較充裕的時間來分解乙醇,也就不容易醉酒。此外,在喝酒的時候應多吃蔬菜水果以補充維生素,維生素B族能幫助體內(nèi)代謝,維生素C可以增加血管彈性和幫助排毒。而且酒精不僅會加速體內(nèi)維生素的消耗,還會使B族維生素的吸收能力大幅降低。因此,經(jīng)常喝酒的人應多攝取B族維生素,像粗糧、全麥面包、蔬菜、麥麩等都富含B族維生素。
同時,切勿將不同的酒或酒與碳酸飲料混在一起喝,這些碳酸飲料中的成分可以加快身體對酒精的吸收,而且不同的酒、飲料成分和含量各有不同,混雜在一起可能會引起某些反應。
醉酒后需要旁人照看
一旦有人醉酒,胡立明建議,醉酒人旁邊一定要有人照看。如果是輕度醉酒可以讓醉酒者多喝一些糖水,因為糖可以使乙醇氧化,對加速乙醇代謝有一定的幫助,避免酒精中毒;也可以用手指刺激咽喉的辦法,引起嘔吐反射,讓醉酒者將酒等胃內(nèi)容物盡快吐出來。但是如果醉酒者已經(jīng)出現(xiàn)意識障礙,就不要采取上述措施,以免其將嘔吐物或水誤吸至氣管導致窒息。
胡立明還提醒,醉酒后,不宜仰躺、趴臥或俯臥、坐姿,最好屈身側(cè)睡。醉酒后仰躺,胃里食物在酒精作用下,容易嘔吐。而且醉酒后神經(jīng)反應變慢,喉嚨肌肉張力下降,仰躺狀態(tài)下,嘔吐物就容易卡在喉嚨,誤入氣管,堵塞呼吸道,引發(fā)窒息死亡。
醉酒后俯臥,易導致血液不暢,對心臟不好,且口鼻朝下,呼吸通道不暢;如果坐著,醉酒者嘔吐時,不利腦部供血,也不利下半身血液回流。
最好的睡姿應該是屈身側(cè)睡,讓腦袋偏向一側(cè)。這樣,既不會對內(nèi)臟造成壓迫,嘔吐物也會順口角流出,不會堵塞呼吸道。同時,要注意保暖,枕頭最好薄一點,因為酒后睡覺易打鼾造成呼吸障礙。“要隨時留意是否有嘔吐物阻塞醉酒者的呼吸道;如果臥床休息后,還有脈搏加快、呼吸減慢、皮膚濕冷、煩躁的現(xiàn)象,則應馬上送醫(yī)院救治。”胡立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