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wǎng)APP下載
手機網(wǎng)
醫(yī)學教育網(wǎng)手機網(wǎng)

手機網(wǎng)二維碼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wǎng)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

搜索|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醫(yī)學百科類 > 疾病 > 疾病01 > 正文

補中益氣湯歸經(jīng)

2012-11-23 21:13 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足太陰陽明藥

方 義:1.肺者氣之本,黃芪-補肺固表為君。

2.脾者肺之本,人參、甘草-補脾益氣,和中瀉火為臣。

3.白術燥濕強脾,當歸和血養(yǎng)陰為佐。

6.升麻-以升陽明清氣;柴胡-以升少陽清氣==陽升則萬物生,清升則陰濁降。

6.加陳皮者-以通利其氣。

7.生姜-辛溫;大棗甘溫==用以和營?,開腠理,致津液諸虛不足。

先建其中,中者何?脾胃是也。

變化方:1.除當歸、白術,加木香、蒼術-名調(diào)中益氣湯,治脾胃不調(diào),胸滿肢倦,食少短

氣,口不知味,及食入反出。

2.加白芍、五味子-亦名調(diào)中益氣湯,治氣虛多汗,余治同前。

3.加蒼術倍分,半夏﹑黃芩各三分-名參術益胃湯,治內(nèi)傷勞倦,燥熱短氣,口渴

無味,大便溏黃。

4.去白術,加草蔻、神曲、半夏、黃柏-名升陽順氣湯,治欱食勞倦所傷,滿悶短

氣,不思食,不知味,時惡寒。

5.加炒芩、神曲-名益胃升陽湯,治婦人經(jīng)水不調(diào),或脫血后食少水瀉。

6.加黃柏、生地-名補中益氣加黃柏生地湯,治陰火乘陽發(fā)熱晝甚,自汗短氣,口

渴無味。

7.加白芍、細辛、川芎、蔓荊-名順氣和中湯,治清陽不升,頭痛惡風,脈弦微細。

8.加羌活、防風、細辛、川芎-名調(diào)榮養(yǎng)?湯,治勞力傷寒,體熱,惡寒,微渴,汗

出,身痛,脈浮無力。

煎服法:姜三斤,棗二枚,煎。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編輯推薦
考試輔導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