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校內部資料包
考試輔導
直播課
1.選擇治療效果相近的藥物
中藥和西藥有的秉性不合、見面就出故障,有的卻脾氣相投、效果互補。例如感冒時,西藥康泰克、泰諾、白加黑可以減輕鼻塞、頭痛的癥狀,感冒清熱顆粒、板藍根沖劑可以清熱解毒、用于頭痛流涕,聯合使用可以鞏固療效。
2.選擇副作用不相符的藥物
聯合使用副作用相同的中藥和西藥,甚至會翻倍加重副作用,錯開副作用也就相當于降低了藥物反應。最成功的例子是甘草與鏈霉素同用,鏈霉素可以消除呼吸系統炎癥,但容易引起聽覺神經損壞,加上甘草后,原來因鏈霉素毒性作用不能使用者有80%可以使用了。
3.利用西藥治標、中藥調本
根據西藥見效快、中藥從體內調理的特點選擇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例如慢性哮喘、支氣管炎的患者往往伴有腎虛,可以在使用西藥控制感染的同時,加用淫羊藿、干姜、細辛、熟地等補腎的中藥,能獲奇效。
4.錯開服藥的時間
即使中藥和西藥沒有明顯的配伍禁忌,也要分開服用。根據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作用和配伍禁忌安排,主要藥物餐前服,次要藥物餐后服。例如治療風濕時,中藥桂枝芍藥知母湯、雷公藤片等餐前服,消炎痕、強的松等西藥餐后服。
感冒究竟吃哪一種藥好?小藥箱里中藥、西藥琳瑯滿目,似乎讓我們無從選擇。其實西醫(yī)敏銳,中醫(yī)博學,掌握它們的混搭原則,讓中西合璧就是強強聯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