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xiàn)代研究顯示,長期濫用成癮藥物可導致大腦發(fā)生一系列結構與功能的改變。目前認為,藥物依賴是一種慢性復發(fā)性腦疾病,對其治療是一個長期的康復過程。
要有心理咨詢師參與治療
藥物依賴的病因復雜,是心理學、生物學與社會學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藥物依賴后的臨床表現(xiàn)很多,如耐受性增加、戒斷癥狀出現(xiàn)、心理渴求、強迫性使用成癮藥物等,不僅導致神經(jīng)系統(tǒng)損害、各種軀體并發(fā)癥等生理功能障礙,還嚴重損害患者的心理、家庭、職業(yè)及社會功能。藥物依賴治療后的復吸率很高,達90%以上,除了軀體因素(如戒斷癥狀)外,心理社會因素如心理渴求、外在應激錯誤認知、家庭社會因素等,是復吸的主要因素。
針對上述藥物依賴的原因、臨床表現(xiàn)及復吸的相關因素,應采取醫(yī)學、心理行為、社會康復等綜合治療模式來治療藥物依賴導致的各種相關問題,才有可能盡量減少復發(fā)的可能性,促進患者全面康復。遺憾的是,針對藥物依賴目前醫(yī)學治療手段非常有限,主要針對阿片類藥物依賴的治療,目前尚缺乏對合成毒品依賴的治療藥物,對復吸及心理渴求也缺乏有效的醫(yī)學手段。因此,心理行為治療成為目前藥物依賴治療的主要方法,其主要目標是矯正藥物依賴導致的各種心理社會問題,預防復發(fā),促進患者全面康復。
國際上非常重視藥物依賴的心理行為治療,藥物依賴治療中必須配備心理學家與心理咨詢師。在我國司法系統(tǒng)的戒毒機構中必須配備心理咨詢師,我國2008年出臺的禁毒法也明確了社區(qū)康復這一戒毒環(huán)節(jié),這些均是重視心理社會康復在藥物依賴治療中的體現(xiàn)。
治療方法因人而異
藥物依賴心理行為治療已有50多年的歷史,目前已出現(xiàn)了許多有效的心理行為治療模式,一些國家藥物依賴心理治療已發(fā)展成一門成熟的獨立學科,具有大批的專職從業(yè)人員,如社工、司法人員、心理學家、精神病學家等。針對藥物依賴的心理社會原因、藥物依賴后的心理行為表現(xiàn)、復吸的原因及影響依賴者康復的心理社會因素,可對藥物依賴者的心理行為,采取不同的干預方法與策略,如動機強化治療、認知行為治療、預防復吸治療等。這些心理行為治療方法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與層面來幫助矯正依賴者的心理行為問題。心理行為治療形式可有個體治療、小組治療、家庭治療、自助集體等,這些治療方法可單獨或聯(lián)合應用于不同的治療形式與治療場所中,是各種藥物依賴治療的基本方法。
心理行為治療的主要作用有:激發(fā)戒毒者治療動機;提高治療的依從性,增加治療效果;提高對毒品的抵抗能力,預防復吸;改善家庭關系,爭取家庭和社會的支持;矯正藥物濫用導致的心理行為問題;幫助重建健康的生活方式,回歸社會;職業(yè)技能培訓,幫助職業(yè)康復。藥物依賴者多無正當?shù)穆殬I(yè),戒毒后無所事事、空虛無聊,容易再次走上吸毒的道路。因此改變藥物濫用者的態(tài)度,幫助他們從事正當有規(guī)律的工作對戒毒有積極作用,有助于戒毒者重拾健康的生活信念,回歸主流社會,找到人生的價值與意義。
對待藥物依賴治療應該與其他慢性疾病一樣,需要進行慢性長期治療,需要多專業(yè)人員共同努力采取醫(yī)學、心理行為與社會綜合治療。如果采取科學的治療策略,藥物依賴也能達到其他慢性疾病類似的治療效果,可使60%~70%的患者達到病情穩(wěn)定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