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zhì)檢查是臨床檢驗技師考試中需要掌握的內(nèi)容,為幫助廣大考生掌握相關知識點,醫(yī)學教育網(wǎng)整理如下,希望對廣大考生有幫助:
1、定性-李瓦他(Rivalta)試驗
漿膜上皮細胞在炎癥刺激下粘蛋白分泌增加。稀醋酸中滴加胸腹水,看有無蛋白沉淀出現(xiàn)。
陰性:清晰,不呈現(xiàn)霧狀;陽性:出現(xiàn)白色霧狀,下沉到管底不消失。
30g/L以下陰性,40g/L以上陽性,二者之間約80%陽性。
2、定量-雙縮脲法測定蛋白
總蛋白、球蛋白、纖維蛋白等,
滲出液大于30g/L,漏出液小于25g/L.
近年來認為,積液/血清蛋白質(zhì)的比值則更為準確。一般,比值大于0.5為滲出液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小于0.5為漏出液。胸水一般用此鑒別。而腹水則一般用血清-腹水清蛋白梯度(SAAG)來鑒別。門靜脈高壓在門靜脈血管和腹水之間形成的壓差是最基本的原因之一。
SAAG=血清白蛋白濃度-腹水白蛋白濃度(g/L)
①、SAAG≥11g/L,多為門靜脈高壓,為漏出液。
②、SAAG<11g/L則沒有門靜脈高壓,多為滲出液。精確度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