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教育網小編為了幫助各位考生更好地備考復習護士考試,專門整理了血管內導管相關性感染的控制與預防如下。
感染的控制
1.導管的保留與拔除 對于危重癥患者導管常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導管一旦插人不應盲目拔除。
(1)需要保留導管的情況:
①患者僅有發(fā)熱癥狀。
②不能證實患者有持續(xù)的血液感染。
③使用隧道型導管。
④靜脈通道依賴性導管,如果定植菌種類明確,且非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與真菌,聯合應用抗生素病情平穩(wěn)或好轉時。上述情況需在嚴密監(jiān)測下保留導管。
(2)需要拔除導管的情況:
①穿刺部位局部皮膚有明顯的感染征象。
②能夠證實導管接口處病原菌定植。
③病情嚴重, 有不可解釋的膿毒癥表現。
④患者有瓣膜心臟病或粒細胞缺乏時,如導管遠端培養(yǎng)出金黃色葡萄球菌或白色念珠菌時。
上述情況應及時拔除導管。
抗生素的應用
(1)抗生素的選擇:應根據實驗室病原菌培養(yǎng)及藥物敏感試驗的結果選用抗生素。在病原菌培養(yǎng)結果報告前也可根據對CRBSI 致病菌的預測經驗性地使用抗生素,待病原菌培養(yǎng)結果報告后進行調整。
(2)局部應用抗生素:應用抗生素封管技術向導管內灌注高濃度的抗生素溶液,提高抗生素在定植部位的濃度,能夠有效殺滅定植于導管內腔的病原微生物,但抗生素封管對于腔外感染無效。
(3)全身應用抗生素:保留血管內導管時應盡可能從導管輸注抗生素,這樣可提高定植部位的抗生素濃度。
如何預防
1.導管的選擇可選用抗菌材料導管,此種導管表面附有抗菌藥物或導管材料中加入了抗菌藥物,但抗菌藥物長時間放置也會失效。需長時間放置導管的患者,最好選擇隧道型導管或 PICC導管。
2.導管放置途徑 置管時應優(yōu)先選擇鎖骨下靜脈,其次是頸內靜脈,盡可能不選擇股靜脈,以避免增加革蘭陰性桿菌與真菌感染的機會。
3.置管過程中無菌技術 置管過程中嚴格的消毒與無菌操作是減少穿刺部位病原菌經導管皮膚間隙入侵的最有效手段。
4.導管穿刺部位皮膚保護 使用無菌透明、透氣性好的貼膜或無菌紗布覆蓋導管穿刺點均可有效預防感染。使用透明貼膜的優(yōu)點是便于觀察穿刺點局部情況;而使用無菌紗布適于導管穿刺點有滲血情況。對于長期使用無皮下隧道靜脈導管的患者及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應定期使用碘伏消毒穿刺部位或使用碘伏紗布進行保護,以減少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幾率。
5.導管連接部位保護 反復進行導管連接部位的操作會增加感染的機會。研究表明,密閉的導管連接系統能減少導管腔內病原菌定植。為減少感染應選用含有抗菌物質的保護帽, 同時,在連接導管前應做好局部消毒。
想要了解更多2020年護士資格考試精華高頻知識點歡迎關注醫(yī)學教育網2020年護士資格考試欄目!這里有2020年護士資格考試政策動態(tài)、精華資料及備考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