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細胞是一類有核細胞,它可以根據(jù)細胞核的不同和細胞漿中特有的嗜色性顆粒不同而分為幾大類。在正常人的血液中常見的白細胞為中性粒細胞、嗜酸粒細胞、嗜堿粒細胞、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白細胞是人體的防衛(wèi)細胞,它參與機體對細菌、病毒等異物入侵時的察覺和反映過程。細菌或病毒侵犯人體遇到的最初抵抗就來自于白細胞,因此機體反映的最初變化就是白細胞升高或降低。
中性粒細胞的運動能力和吞噬能力均比較強,當急性化膿性細菌入侵時,可迅速將其包圍,并進行水解和消化。血液中的中性粒細胞數(shù)量減少,感染發(fā)生的機會和可能性就會增加。單核細胞在血液中的吞噬能力較弱,當它穿過毛細血管壁進入組織中,轉變?yōu)榫奘杉毎?,吞噬能力大大加強,它可聚集于感染灶附近,被淋巴細胞激活后,吞噬和殺滅病毒、真菌、原蟲、分枝桿菌等病原體,還可識別和殺傷腫瘤細胞、清除變性血漿蛋白、衰老和損傷的紅細胞、血小板等。
淋巴細胞是一種具有特異性免疫功能的細胞,可進一步分為 T 淋巴細胞、B 淋巴細胞,分別執(zhí)行細胞免疫功能和體液免疫功能。
嗜酸和嗜堿粒細胞數(shù)量很少,但在機體的生理活動中也同樣具有不可忽略的生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