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直播公告

2月10日 19:00-21:00
詳情
3月13日 19:00-21:00
詳情“化學毒物分布過程、部位、影響因素”,醫(yī)學教育網(wǎng)編輯整理相關內容如下,希望對鞏固識記有關考點有所幫助,預祝大家順利直達!
1.分布的概念 指化學毒物吸收后,隨血液或淋巴液分散到全身組織細胞的過程。
2.分布過程和影響因素
器官或組織的血流量及其對化學毒物的親和力是影響分布的關鍵因素。隨時間推移,分布受到化學物經膜擴散速率和及其與組織器官親和力的影響,發(fā)生再分布。
分布后的化學毒物可以較高的濃度富集于某些組織器官,這些組織器官稱為貯存庫?;瘜W毒物的貯存庫可能就是其靶器官或單純的富集地點。
3.化學毒物在體內的貯存庫
(1)血漿蛋白
清蛋白是血漿中含量最豐富的蛋白質,結合能力最強。轉鐵蛋白、銅藍蛋白、α-脂蛋白和β-脂蛋白
結合后的化學毒物不能分布到血管外組織發(fā)揮生物學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減緩急性毒效應的發(fā)生;但又可使化學毒物消除的時間延長。
化學毒物與血漿蛋白的結合是暫時的、可逆的。
(2)肝臟與腎臟
陰離子轉運多肽、含多個巰基的可誘導的金屬硫蛋白(MT)均發(fā)揮一定結合作用,可能與它們的代謝和排泄功能有關。
(3)脂肪組織
許多有機毒物易于分布和富集在脂肪組織中,如氯丹、DDT、二噁英、多氯聯(lián)苯和多溴聯(lián)苯等。
化學毒物在脂肪組織中并不呈現(xiàn)生物學活性,但當發(fā)生快速的脂肪動員時,其中的化學毒物會大量入血導致游離型毒物的濃度突然增加,可造成靶器官的損害。
(4)骨骼
鉛和鍶可置換骨質羥磷灰石晶格結構中的鈣。氟可替代骨質中的-OH而沉積在骨骼中。
化學毒物與骨組織的結合也是可逆的,可以通過晶體表面的離子交換和破骨活動從骨中釋放入血,使血漿濃度增加。
4.特殊屏障
屏障 某些器官或組織的生物膜具有特殊的形態(tài)學結構和生理學功能,可以阻止或延緩某些化學毒物進入。
(1)血腦屏障和血腦脊液屏障
血腦屏障:主要由腦內的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基底膜和星形膠質細胞構成,內皮細胞之間結合緊密,可有效阻止極性物質通過。只有既具有脂溶性,又非轉運蛋白底物的化學毒物才有可能進入腦內。
血腦脊液屏障:主要是由腦脊液側的內皮細胞構成,它們具有緊密連接和主動轉運系統(tǒng),可防止化學毒物透過。轉運速度與化學物的脂溶性和解離度有關。
(2)胎盤屏障
胎盤屏障由分隔母體和胎兒血液循環(huán)的一層或幾層細胞構成。
人有3層,細胞的層數(shù)越少,通透性越強。化學毒物經過胎盤屏障的主要方式是簡單擴散。胎盤屏障的作用有限,多種化學毒物包括藥物、農藥、重金屬、有機溶劑等都可經胎盤轉運至胎兒體內。
〖醫(yī)學教育網(wǎng)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化學毒物分布過程、部位和影響因素”的內容,由醫(yī)學教育網(wǎng)編輯搜集整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祝大家都取得好成績,順利通過考試!
2月10日 19:00-21:00
詳情3月13日 19:00-21: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