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治療肝脾腫大-兒科主治醫(yī)師輔導精華:
脾臟是一個貯存血液的器官,由白髓和紅髓兩部分組成,白髓由密集的淋巴組織構(gòu)成,是T細胞的主要分布區(qū),起免疫作用,紅髓由脾竇和脾索組成,有大量的巨噬細胞、B淋巴細胞和漿細胞,起血液過濾和清除異物的功能。醫(yī)學|教育網(wǎng)整理血液中的血細胞主要通過脾索-血竇間的基膜小孔,才進入血竇,到達脾靜脈。這些其膜小孔直徑僅2-3um,而紅細胞和白細胞的有徑為7-12um,故血細胞必須在極度變形的條件下才能通過,而肝硬化患者的血細胞變形性能很差,常無法通過,長期阻滯在脾索而被巨噬細胞所破壞。在肝硬化門脈高壓時,由于大量的血細胞在腫大的脾臟中停留而被巨噬細胞所破壞,出現(xiàn)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等血細胞減少的脾功能亢進表現(xiàn)。
脾亢的治療主要有手術(shù)切除和脾動脈栓塞治療兩種方法。手術(shù)切除是傳統(tǒng)的治療方法,療效較好,但術(shù)后失去脾臟的貯血功能和免疫功能,機體一旦感染,難以控制。脾動脈栓塞具有既保留脾臟的貯血功能和免疫功能,又解決了脾功能亢進問題的優(yōu)勢。它是通過對部分脾動脈栓塞,使被栓塞的部分脾臟組織因缺血壞死而達到治療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