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蟬蛻的來源|性狀|功能主治是中藥調(diào)劑員考試中可能涉及到的知識點,醫(yī)學教育網(wǎng)小編整理如下,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
拼音:Chán Tuì
英文名:PERIOSTRACUM CICADAE
別名:蟬退、蟬衣、蟲蛻、蟬殼、蚱蟟皮、知了皮,金牛兒
來源:本品為蟬科昆蟲黑蚱Cryptotympana pustulata Fabricius的幼蟲羽化時脫落的皮殼。夏、秋二季收集,除去泥沙,曬干。
性狀:本品略呈橢圓形而彎曲,長約3.5cm,寬約2cm。表面黃棕色,半透明,有光澤。頭部有絲狀觸角1對,多已斷落,復眼突出。額部先端突出,口吻發(fā)達,上唇寬短,下唇伸長成管狀。胸部背面呈十字形裂開,裂口向內(nèi)卷曲,脊背兩旁具小翅2對;腹面有足3對,被黃棕色細毛。腹部鈍圓,共9節(jié)。體輕,中空,易碎。無臭,味淡。
炮制:除去雜質,洗凈,曬干。
性味甘,寒。
歸經(jīng):歸肺、肝經(jīng)。
功能主治:散風除熱,利咽,透疹,退翳,解痙。用于風熱感冒,咽痛,音啞,麻疹不透,風疹瘙癢,目赤翳障,驚風抽搐,破傷風。
用法用量:3——6g。
貯藏:置干燥處,防壓。
備注:(1)用于外感風熱、發(fā)熱惡寒、咳嗽,以及風疹、皮膚瘙癢等癥。蟬蛻有疏散風熱作用,用于風熱表癥常配合薄荷等同用;對風疹瘙癢也有祛風止癢的功能。
(2)用于麻疹透發(fā)不暢。蟬蛻透發(fā)而有清熱作用,因其主要為疏風熱,故用于麻疹初起透發(fā)不暢者居多,常與牛蒡子、薄荷同用;但如熱盛疹出不暢,又可配紫草、連翹等應用。
(3)用于咽喉腫痛以及音啞等癥。蟬蛻所治咽喉腫痛一般以外感風熱引起者為宜,因其有疏風熱、利咽喉作用,多與薄荷、牛蒡子、連翹、桔梗、甘草配合應用。至于治音啞,則以風邪郁肺、肺氣失宣所引起者為宜,取其宣肺開音之功,常合桔梗、玉蝴蝶、胖大海等同用。
(4)用于目赤腫、翳膜遮睛。本品對風熱引起的目赤、翳障,及麻疹后目生翳膜,有明目退翳作用,可配菊花、谷精草、白蒺藜等應用。
(5)用于破傷風、小兒驚風、夜啼等癥。蟬蛻既能祛外風,又能息內(nèi)風而定驚解痙,對破傷風出現(xiàn)四肢抽搐,可配全蝎等同用;對驚風、小兒夜啼出現(xiàn)驚癇不安,可配鉤藤等同用。
摘錄《中國藥典》
以上為沉淀滴定法-高級藥物制劑工輔導資料相關內(nèi)容,更多藥物制劑工信息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