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教育網小編專門整理了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如下,希望對各位初級護師考生備考復習有所幫助。
1、約80%急性ITP病人,在發(fā)病前2周左右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2、臨床表現
急性型 | 慢性型 | |
人群 | 半數以上為兒童 | 主要見于青年女性 |
起病特點 | 多數發(fā)病前1~2周有上感病史 | 起病隱匿 |
出血特點 | 出血癥狀較重,除有皮膚黏膜外,可有內臟出血,多4~6w恢復 | 反復發(fā)作皮膚及黏膜瘀點、瘀斑,女病人常以月經過多為主要表現。每次持續(xù)數周或數月,遷延多年 |
3、血小板計數減少,急性型常低于20×109/L,白細胞計數多正常,嗜酸性粒細胞可增多。
4、腎上腺糖皮質激素——首選藥物,口服潑尼松,停藥后易復發(fā)。待血小板接近正常后,可逐漸減量,常用小劑量(每日5~10mg)維持3~6個月。
5、脾切除——糖皮質激素治療6個月以上無效者;糖皮質激素治療有效,但維持量必須大于30mg/d。
6、輸血和輸血小板適用于危重出血者、血小板低于20×109/L者。
7、血小板低于20×109/L者,要絕對臥床休息。
8、飲食——富含高蛋白、高維生素、少渣飲食。
9、血小板計數<20×109/L應警惕腦出血,便秘時要用瀉藥或開塞露,劇咳者可用鎮(zhèn)咳藥,以免誘發(fā)腦出血。
【知識拓展】
王某,女性,診斷為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3年。目前血小板計數下降為15×109/L,護士對其進行護理時,最應警惕的表現是
A、發(fā)熱
B、咳嗽
C、肛周疼痛
D、劇烈頭痛
E、皮膚出血點增多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病人由于血小板減少,出血癥狀明顯,可發(fā)生于皮膚黏膜,也可有內臟出血,嚴重時可發(fā)生顱內出血,危及生命。故選項D最合適。
想要了解更多2020年初級護師考試精華知識點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初級護師欄目!我們提供專業(yè)的備考經驗技巧、精煉的復習資料!